优服务 惠民生 打通湖南人社服务全通道-凯发k8娱乐
您当前位置:凯发k8娱乐 > >

优服务 惠民生 打通湖南人社服务全通道-凯发k8娱乐

2022-10-12 20:15:02 来源:中人社传媒 作者:侯晓慧

分享至手机

记者 侯晓慧

人社服务民生,民生情系人社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湖南人社始终坚持人民至上,以“一窗一卡一系统”为重要抓手,加强信息化建设,切实做优人社服务,打通政策供给“最先一公里”和服务落实“最后一公里”,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路、让数据多跑路,彻底解决了传统社保服务模式门难进、脸难看、办事难、排队难等问题。

守好一窗口,锤炼优质服务新文化

“我这种情况可以申报工伤吗?没有钱请律师怎么办?”2022年4月,岳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综合受理窗口一位群众询问。他叫冉光友,是重庆市巫溪县古路镇万乐村的一名农民工。2022年3月,冉光友工地施工时,因架板滑落摔至地面,导致腰椎骨折。事故发生后,项目部垫付了部分治疗费用,但拒不为其申报工伤。多方奔走无果后,冉光友来到了岳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。

仲裁院综合受理窗口充分了解冉光友个人情况后,在该院设立的法援工作站绿色通道程序为其申请了法律援助,并在后续劳动仲裁中得到援助律师的无偿法律服务。与冉光友有同样经历的还有几位来自贵州、四川等地的农民工,这些来自基层的劳动者在岳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帮助下,不仅得到了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,还获得了较为公允的工伤赔偿。

近年来,岳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服务窗口推行公开承诺、挂牌上岗、志愿服务等措施,切实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、立案受理、法律援助申请、女职工维权、立案前调解等服务,并于2021年获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。这是岳阳市人社服务改革的缩影,也是全省人社系统服务发展、改善民生的缩影。

窗口服务对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能力、沟通协调能力有较高的要求。为提升窗口专业服务,全省各地人社部门窗口工作推行院领导值班制,为前台其他工作人员做示范和指导。此外还推出窗口“四要”服务标准:形象要好、微笑要多、沟通要畅、效率要高。简化业务程序,提升专业服务,建立良性沟通渠道,用真心服务赢得百姓认可。

人社窗口是距离百姓最近的地方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省人社服务系统积极响应人社部“三亮三比三评”活动号召,在就业、社保、劳动关系、人事人才等相关工作窗口推出“最多跑一次改革”“一件事一次办”等举措,加强窗口集成建设,集成业务咨询、资料受理、投诉信访等综合职能,将服务阵地前移,在窗口实现摸清问题、分流问题和解决问题,着力提高窗口服务质效。

聚焦一张卡,打造人社服务新名片

“年纪大了,记不住太多密码,这张卡不仅能看病还能取钱,只用记一个密码,这还真是一卡通!”来自东安县的唐大爷对记者说。

湖南省社会保障卡建设工作自2011年下半年实施以来,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。2013年出台了《湖南省社会保障卡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》《湖南省社会保障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》,2014年又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,形成了社会保障卡采、制、发、用全流程的管理体系。

作为全国试点城市,湘潭、永州率先部署应用,启动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。持有社保卡,老百姓可以在定点医院看病、定点药房买药,还可以在全国贴有银联标志的atm机上进行现金存取、转账,也可在pos机上进行刷卡购物消费。除此之外,社保卡还逐步加载了政府其他公共服务,如长沙、邵阳等地还协调其他政府部门,将100多种惠农补贴、民政优抚低保移民资金等通过社保卡直接向持卡人发放。“以前领移民钱手续很多,现在我只需要拿着这张卡就能取出移民钱,确实方便了不少。”来自新宁县的华玉莲告诉记者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根据“一件事一次办”的改革安排,省人社厅聚焦群众办事的“堵点”和“痛点”,着力将社会保障卡打造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新名片。转变思路,化繁为简,取消社会保障卡合作银行入围限制,还权于民实行“个人自主选择银行”,通过人民群众的选择倒逼合作银行提升用卡服务,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;创新模式,破解难题,针对群众长期诟病的制卡周期长问题,全面实行“即时制卡”,累计上线即时制卡网点2514个,将制卡周期由3个月缩短到10分钟;大力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,积极拓展线上应用场景,将社保卡装进了手机里,极大提升了持卡人的用卡体验。此外还开通线上申领、跨省通办、邮寄服务等便民渠道,针对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上门服务、代办等便民措施,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集成一平台,建立人社服务新体系

“我们年轻人更倾向于在手机上办理业务,有了人社app和公众号,所有业务不用线下跑,直接就能在手机上办,确实很便捷。”长沙市民屈女士说的正是长沙人社app。

近年来,围绕“不进人社门,能办人社事”的工作目标,湖南省人社系统着力推进人社高频服务事项网上办、终端办和指尖办建设工作。各市州人社部门聚焦人社业务广、窗口排队多、群众反映强烈等现实问题,强力推进“政务服务”工作,建设并上线市级人社统一公共服务平台,为群众提供了网上办事大厅、微信公众号、手机app、线下经办等业务受理渠道。如长沙市建立了长沙12333公共服务平台、长沙人社app、长沙人社12333微信公众号、支付宝生活号、自助服务一体机等多渠道为一体的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体系,实现人社服务事项网上办、掌上办、就近办,办事单位和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就业登记、参保登记、用工备案登记等多项业务的一次办理。

“记得刚来长沙那会,为了开具参保需要的各项证明几乎跑断腿,这两年好了,只要出具居住证就能办理参保业务。”老家来自河南安阳的濮大姐告诉记者。2020年1月起,长沙市取消外地来长灵活就业人员在本市参保需提供的各项证明,全面推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业务“网上自助办”和“家门口办”。通过与长沙市公安部门实时联网数据比对,实现身份证、居住证信息共享、数据互通,只要持有长沙市身份证或居住证,长沙市灵活就业人员便可通过长沙市12333公共服务平台或长沙人社app,在家中自己办理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参保、停保手续,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路、让数据多跑路,彻底解决了传统社保服务模式需要群众上门办事、排队难等问题。

人社服务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湖南人社系统深入践行勤政为民、服务为民的思想,大力实施人社“快办行动”,积极推进“一件事一次办”“线上全程办、预约错时办、主动帮代办”,推行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、行政效能“红黄牌”,着力打通群众办事全动脉,不断提升人社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。

【编辑】乌拉
特别声明: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人社传媒”的所有作品,凯发k8娱乐的版权均属于中人社传媒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应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人社传媒”。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    网站地图